韩国是什么名族?
从民族学角度讲,现在韩国人中98%都是朝鲜族人(韩语中“韩”和“朝”是一个字),其余2%是日本人、马来人等外来的种族。 但在历史阶段,韩国人并不是单一的朝鲜族——古百济国、高丽国的国民以扶余族为主体组成。新罗统一了半岛后,由于新罗人的祖先来自中国东北地区,新罗语与中国东北方言相当,因此新罗人可以说是在东亚文化圈中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的一个民族。
而韩国民族的正式确立就是在14世纪末,由当时的新罗裔统治者李成桂建立的李氏王朝开始,这个王朝的官方语言是汉语,宗教信仰是多神教与道教,所以这一时期的韩国在文化上是向中国学习的,并且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而在李氏王朝之前,韩国人的身份是比较模糊的——在高句丽时代,高句丽人自称汉人;而新罗时代,新罗人以中国为母国,自称为“南蛮子”;百济则自称“小汉”。只有高丽时期,因为高丽人是扶余人的后裔,所以自认为正蒙古高原的钦察汗国为主,称自己在东方的故土为“东人”或“东夷”,这种称呼一直使用到近代。
但是到了17世纪初,朝鲜王朝的世祖大王李裪即位后,为了与北部的清国和南方的明国区分开来,将国号改为“韩”,并规定“我朝始封之姓曰韩”,自命为韩民族的代表(虽然历史上朝鲜半岛的民族主要是高丽人),并将“韩”作为自己的正姓,以与“朝”“鲜”等姓氏相区分……从此,“韩”成为了朝鲜民族的正式姓氏并被沿用至今。至于“朝”“鲜”二姓,如今在朝鲜半岛仍然大量存在,但已不是主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