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研究生怎么样?
人力本科大四学生,考研意向强烈,但是还没有决定考哪个学校,目前比较倾向西大、人大和中政(因为离我家都很近),不知道这三所学校的HR研究方向哪个更好一点呢?
回答:我是西大人力资源本科,西大的人力资源理论研究方面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我西大的人力资源硕士同学写过一篇论文,发表在一级学会的刊物上,她的导师是西大的人力资源学科带头人,在业界也是大名鼎鼎的。但是我个人感觉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是很强。可能其他学校也是这样吧。
关于你说的这三个学校,如果从专业角度考虑,建议选择西大;如果是从便于考试的角度考虑,建议选择人大的劳人院或者中政。 因为我没有了解过中政,所以具体说说西大和人大的情况:
1.西大人力资源研究生分两个学院在招生,一个学院的招生代码是020501,另一个是020503。前者招收的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的研究生,后者招收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生。一般认为前者的学术性更强而更适合读研,后者的实用性更强而更适合就业。不过实际上我认为两所学院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式差别并不大,主要都是研究组织中的人事管理问题,都倾向于实务。
2.从专业课的命题风格上来说,西大更偏重于理论的考察,会有一定的案例分析,也会有一些理论性的论述题,要求有一定的理论功底,而人大更偏重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策分析,中政不清楚。
3.从难度来说,个人认为西大比人大难考,西大大约要360分左右,人大大概340分左右就可以(按照往年情况估计的,仅供参考),当然这两所学校的复试分数线每年浮动都不太大。
4.从未来出路来看,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去向都是做人事工作居多,也有部分做HRM/HRD/HRVP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有进外企的,有去国企的,有创业开咨询公司的(比如人大的就有专门的人事外包公司)……没有明确的说谁好谁坏,只是说每个学校的专业方向各有侧重而已啦~
人力资源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更强的科学,而非“术”,读人力资源专业,并不仅仅是为了猎取一些人力资源的技巧,在企业中做一个具体的HR员工。人力资源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相关的技术与方法,熟悉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广博的知识、全球化视野和战略的眼光,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和方法,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保证员工的个人发展与满足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级人才。
其次,人力资源专业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专业,它与相关学科关系非常紧密,很多临近专业(比如社会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心理学、甚至统计学、数学等)毕业的同学如果想继续在这些专业深造,选择人力资源专业同样能够达成学习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校的人力资源专业硕士生导师来自于临近学科的原因。
比如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就有3位老师从事员工关系、劳动社会学、社会保障与社会风险等劳动关系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也有很多老师从事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测评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因此,该专业在研究生招生中不限制专业,文理科毕业生均可报考。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非常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同样也充分的体现了这种挑战性和创造性。比如学生需要在管理学院系统学习管理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管理学学科平台课程,了解大管理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并选择两门管理类的二级学科课程。同时,学生必须在人力资源专业课上学会如何进行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发展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掌握员工流动调查与分析、企业人力资源调查与分析、企业薪酬调查与分析等相关定量分析方法。并学习如何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如何把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战略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结合。掌握如何解决复杂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何在管理咨询中提出有独创性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
最后,人力资源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光明。“人力资源的争夺将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竞争”。随着人力资源在中国作为核心资源的战略意义的逐步显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价值将越来越得到体现。相信在10-20年内,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人力资源专业硕士生就职的行业、地域和薪酬在所有管理类的学生中表现非常突出。